今日,由西泠印社美术馆、杭州青田印石艺术馆主办的“夏可承青田印石珍藏大全鉴赏研讨会”,在杭州建国北路59号青田印石艺术馆举行。研讨会特邀请国内金石篆刻界、印石鉴藏界、文艺美术界、地质科学界的知名专家,共同研讨青田印石独特而辉煌的前世今生,感受灯光冻等国宝级印石的风采与魅力。

第十届杭州市政协副主席何关新;上海市嘉定区人大副主任、总工会主席陆晞;浙江省青田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长吴飞飞;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秘书长周松一;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李培培;青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晓群;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、博士生导师、教授沈忠悦;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;中国美院书法系博导、教授、西冷印社社员韩天雍;西泠印社理事、西泠肖像研究室主任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张耕源;西泠印社社员、上海市篆刻名家费名瑶;浙江省青田县政协文史委主任林一平;青田腊石矿总经理林伯康;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行政副馆长楼可程;浙江省宝玉石协会秘书长赵杨彪;唐云艺术馆副馆长张帆;浙江省政协联谊报社常务副总编何云飞;西泠印社理事、西泠印社社刊《西泠艺丛》常务副主编郭超英 ;西泠印社集团有限公司交流合作创意主管马丽;广东省东莞市“悟石轩”总经理朱剑林;杭州青田印石艺术馆馆长夏可承出席了本次探讨会,会议由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、省文联原党组书记、著名油画家高而颐主持。
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特地写来贺信:“作为西泠中人,我对青田印石情有独钟,以青田石篆刻印章也不下一万方。对青田印石怀有美好的印象,曾谓之为美女西施,清雅脱俗而又风情万种。窃以为,欣赏青田品种印石,是美妙愉悦的事情。”

展览现场

展览现场
研讨会期间,还将推出大型青田印石品种特展。青田印石历史悠久,素有“印石之祖”的美誉。青田石入印,最早可追溯至宋代。至元代,书画名家赵孟頫、王冕等开始以青田石为材,刻过多枚名章及闲章。到明嘉靖年间,时任国子监博士的文彭,偶遇青田灯光冻石,灵光突现,用以刻印,效果神妙,经文彭、何震等倡导、推广与实践,仿效者渐盛,遂掀起了“石材入印,文人篆刻”的热潮,引发了中国篆刻史上的一场伟大变革,成就了明清流派印风的兴盛,极大地促进了文人篆刻艺术的发展。

展览现场

展览现场
青田印石细腻温润,品质优良,素为帝王贵胄、文人雅士的青睐。明清以来,由于文人参与篆刻,青田石印章声名鹊起,成为国内各大博物馆院及藏家的新宠。近年来,青田印石在国家重大外事活动中,扮演着重要角色,在上海世博会、北京APEC会议、杭州G20峰会等活动中,青田印石篆刻的肖像印、吉语印等印章均作为国礼馈赠国外元首及贵宾,并赢得好评与喜爱。



展览现场
据本次研讨会组织者、杭州青田印石馆馆主夏可承介绍,这次展览共展出二百八十多个青田印石品种,既有灯光冻、黄金耀、竹叶青、蓝星、封门青、葡萄冻等近五十个传统名品,又有黄鳝青田、红木夹板冻、蚯蚓路、宝石蓝、红星斑等难得一见的孤品印石,还有麻袋冻、豹纹花、玫瑰红、爆米花、红豆、千纹线等稀罕品种。二百多个品种,得之绝非易事。如此全面的收藏,源于夏可承五十多年来的坚持与坚守。面对这色彩雅丽、灵气迫人的印石海洋,既给人以神奇而又传奇的神秘感,又让人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及无私馈赠,更让人感慨人生不懈追求的迷人魅力。
